机关建设•党的建设

红旗渠精神永传承——绵阳巴中两市社科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心得

发布日期:2025-01-06 11:09   作者:shekelian    来源:社科联    【字体: 】   阅读: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强调“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巧合的是两年后的今天我又有幸赶上了由市社科联和市社科促进会在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举办的为期一周绵阳巴中两市社科人才提升培训班的学习培训。今年的桂花虽比往年开得晚,但其香味却比往年浓,比往年久。作为一名老社科工作者虽参加了许多有名高等院校,包括部、省、市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但这次别有洞天的培训的确让人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尤其是学院推出的特色鲜明的理论、现场、体验和互动的教学课程,创新课堂教学,现场体验、观摩考察、互动访谈、分组研讨、主题教室、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真让人耳目一新,眼前忽然一亮。这种学习不仅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悦,而且让人视野开阔,心灵震撼,回味无穷,并终生难忘。特别是对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扁担精神纪念馆、谷文昌生平事迹展、太行天路、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教学实践点的参观走访和学习交流,真正感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及战天斗地的精神,可以说,每堂课对每个人都是一次灵魂深处的浸泡和洗礼。为珍惜这难忘的学习培训机会,现将点滴心得感悟编成组诗为之留念,也一并同前往学习培训的同学、领导和读者分享。

 

(开篇语)

《动车行》

绵巴学员不畏难,风乘电驰出川陕。

肩负重托去充电,一路欢歌上云端。

秦岭淮河脚下踩,汉中平原任我揽。

绿水青山收眼底,美哉祖国好河山。

 

观《红旗渠纪念馆》之悟

林县人民真勇敢,十年奋战太行山。

为引一泓清泉来,青春热血谱诗篇。

一锤一钎造天河,心血浇铸万亩田。

艰苦奋斗创奇迹,敢教日月换新天。

 

《扁担精神纪念馆》之思

一根扁担四指宽,群众冷暖挂两边。

一头货物一头责,人民利益装胸间。

精打细算创家业,全心全意谋发展。

党员干部走在前,扁担精神世代传。

 

《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博物馆》之想

殷墟文化史记载,一片甲骨惊天下。

横竖撇捺藏乾坤,汉字精深又博大。

源变趣美韵及量,篆隶楷行草演化。

平时用它需细心,一字千金不虚夸。

 

听《百年党史——我们走过的路》之感

 建党至今百余年,牢记使命求发展。

守正创新不停步,光辉理论活力添。

站起富起到强起,人民利益大于天。

全国上下齐聚力,中华复兴谱新篇。

 

学唱红旗渠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抒怀

学歌对歌又赛歌,一曲红歌撼心窝。

十万号子大合唱,红旗漫卷太行角。

双手劈开万重山,漳河清泉从天过。

犹听当年开炮声,再奏今朝复兴曲。

 

《结束语》

甲古文字开先河,世界文遗殷墟索。

盘庚迁殷在安阳,汉魏文化故事多。

文王拘而演周易,破釜沉舟壮山河。

精忠报国岳飞志,圣贤英雄后人说。

社科人才再相聚,高举红旗奏凯歌。

 (市国土资源学会 李国虎)

电话:0816--222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