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声音”讲出“大能量”!绵阳市第六届小小讲解员比赛活动举行
(转载自涪江观察 2024-10-27)
10月27日,由绵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体局、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强国复兴有我”绵阳市第六届小小讲解员比赛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大地震……”小学组1号选手杜芮萍身着羌族服饰登台开讲,瞬间吸引了台下的目光。随着她清脆、洪亮、声情并茂的解说,身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5· 12 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内陈列的展陈实物,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生动展现在大家面前。
杜芮萍是北川永昌实验学校的学生,今年10岁的她,第一次登上小小讲解员的“舞台”。“在地震纪念馆内,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坚强是战胜磨难的利器,勇气是创造奇迹的支撑’。我希望更多人能来北川,感受新北川的新变化。”她说。
随后登场的小学组21号选手杨雯珺,用自己一家人的视角,讲述了在绵阳不过一公里长的跃进路上坚守产业报国初心的故事。在她看来,“这个关于坚持、创新和梦想的故事,还在续写。”
比赛中,选手们语言清晰流畅、感情真挚浓厚,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以“小切口”阐释“大主题”,用少年视角讲好红色故事,为家乡文化“代言”,真切展现出新时代绵阳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9号选手侯懿涵在中学组比赛中,让观众跟随她的研学之旅,与“两弹元勋”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源于侯懿涵一次研学游走进“两弹城”的真实感受,让“两弹一星”精神如同一颗种子,在她的心中悄然生长。“‘两弹一星’横空出世,伟大成就震撼世界,我希望将“两弹一星”故事传下去,让更多人记住他们的名字。”
比赛结束后,市语委办副主任、研学旅行专家库成员张兴明作为评委代表,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进行了认真细致、全面专业的点评:“讲解就是一层一层剥开历史和科技的坚果,让观众、游客感受到美味,一个合格的讲解员可以用“真善美”三个字来概括。希望小小讲解员在未来的讲解中做到‘真知、真情、真心’‘善人、善物、善己’‘美文、美语、美态’。”

除了现场的观众,在线上还有上千名观众涌入直播间观看绵阳市第六届小小讲解员比赛活动。很多网友留言:“力量的传递!”“少年强则国强!”“你们自信的样子真好看!”……
据介绍,前期,经过各县(市、区)以及直属学校选送,最终有59名选手突出重围进入最后的比赛。活动中,通过专家评审方式,小学组、中学组各评选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三名、二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
参赛选手的讲解精彩纷呈,作为评委的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科科长王仕春感慨地说:“小小讲解员们必须得了解要讲解的每一段历史,而给他人讲解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学习红色历史、增加自身内涵的过程。”
活动之外,绵阳还致力于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与青少年群体的“桥梁”,实现中小学生与红色文化“穿越时空的对话”。近年来,为切实发挥绵阳红色资源优势,绵阳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4个、国防教育基地10个、社科普及基地30个,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广泛组建小小讲解员队伍,引导广大青少年成为绵阳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家乡文化的传播者,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转载自涪江观察 记者 郭若雪 李媛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