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普及

关于推荐社科普及工作评审专家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11-18 16:42   作者:shekelian    来源:社科联    【字体: 】   阅读:

各县(市、区)社科联在绵高校社科联在绵高校、党校科技(科研)处;市级各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级(省级)社科普及基地,机关各部(室):

为进一步完善全市社科普及工作专家库建设,更好地发挥全市社科专家在社科普及项目评审、活动评价、基地评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全市社科普及工作规范、高效发展,市社科联拟面向全市开展社科普及工作评审专家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专家应具备的条件

(一)坚持政治标准。能自觉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担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立足绵阳实际,牢牢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正确方向。

(二)热心科普事业。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好的理论素养,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和全市重点工作大局,努力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在科普宣传、科普创作、科普出版、科普宣讲、科普活动、科普载体创新以及提高全民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等方面有一定贡献,效果显著;熟悉社科普及工作,在社科普及项目、活动组织和基地管理方面经验丰富,从事社科普及管理或担任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三年以上;担任市(省)级科普基地负责人两年以上。

(三)专业技术精良。学风正派、责任心强,能运用新媒体社科普及工作的运行程序、实施举措进行创意策划,确保社科普及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寓意深刻、特色鲜明;熟练掌握视频拍摄、制作、合成技术,实践经验在五年以上,个人作品获得过行业内的省市级奖励,信誉良好。

(四)具有从业能力。身体健康,能胜任评议(审)工作;年龄在65周岁以下(年龄计算截止2025年1月1日);无科研诚信失信行为等不良记录。

以上条件(一)与(四)必备,(二)与(三)至少满足一项者,均可作推荐对象。

  二、推荐报送要求

(一)推荐范围。根据工作需要,各县(市、区)社科联,在绵高校社科联推荐人数不超过2人,在绵高校(党校)科技(研)处推荐人数不超过3人,各市(省)级社科普及基地推荐人数不超过1人,学会学术部推荐人数不超过3人。

(二)推荐程序。由推荐对象本人填写《绵阳市社科普及工作评审专家推荐表》(见附件),经单位(或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并签字盖章后报市社科联。

(三)审核要求。各推荐单位(部门)务必对推荐专家进行意识形态和科研诚信把关,并在推荐表中签署明确意见。市社科联党组对评审专家人选进行最终审核并面向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将确定为“绵阳市社科普及工作评审专家”,进入绵阳市社会科学专家库,颁发《绵阳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评审专家聘书》(聘期三年)。

(四)结果运用。抽选聘期内评审专家参与全市社科普及项目评审、活动评价、基地评估等工作;向聘期内评审专家咨询全市社科普及事业发展的措施、意见和建议;邀请聘期内专家协调解决全市社科普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专家管理。市社科普及工作评审专家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调整一次,凡是符合条件或分领域明显缺额等情况应及时增补;凡年龄超过65周岁、调离绵阳、连续三年在社科普及领域没有作为的,由市社科联向本人说明情况后自动退出专家库。

  三、材料报送

轮社科普及工作评审专家推荐工作截止日期为2024年125日。请各推荐单位推荐表中所有填写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后再签定意见入库专家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开户行、手机号码等信息(仅用于发放专家劳务费)务必填写并核对正确。报送推荐表纸质材料一式,邮或送至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办公室(绵阳市涪城区长虹大道北段142号第三集中办公区12楼1207室),电子材料主题标注“××单位科普评审专家推荐材料”,请至邮箱(16218300@qq.com或SKLMYLT@126.COM。电子材料报送后请及时电话沟通。联系电话,0816—8977227联系人:向梅

特此通知。

 

附件:绵阳市社科普及工作评审专家推荐表

 

 

                            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4年11月18日


绵阳市社科普及工作评审专家推荐表.docx

电话:0816--2224621